刘公岛不只是个岛
夏末秋初,一个晴日,我来到了闻名已久的刘公岛,现已过去多日,一直想写点什么以作纪念,却又迟迟不敢落笔,胸中万言,难抒其意。
刘公岛不只是个岛,她是民族的耻辱记忆!
来到刘公岛,我首先想起的是闻一多先生的《七子之歌·威海卫》:
“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,
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。
母亲,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,
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。
快救我回来呀,时期已经到了。
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!
母亲!我要回来,母亲!”
刘公岛是威海卫的盾牌,威海卫失养于祖国,受虐于异类,彼时的祖国母亲更是国疆崩丧,积日既久,今之重读此诗,仍感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,不知清泪之盈眶。一百年前,被列强掳去的"中华七子",是民族罹难、国家浩劫的象征。他告诉我们“国弱民受辱”、“落后就要挨打”。
刘公岛不只是个岛,是中国近代史的一块伤疤。
北洋水师发端于此,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,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、规模最大的一支。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,辅助军舰50艘,运输船30艘,官兵4000余人。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,世界第九。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。
在1894年-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,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。1895年4月17日,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《马关条约》。岛上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、北洋海军提督署、丁汝昌纪念馆、北洋海军忠魂碑、旗顶山炮台等景点,每天静静的伫立在那里,游人如织,海风轻拂、波涛呜咽,向人们诉说着百年前的悲壮与屈辱。
刘公岛不只是个岛,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。
124年前,发生在这片海上的甲午战争,将近代中国拖进了灾难的深渊。今年6月12日,习近平登上了刘公岛。“剜心之痛”!“痛彻心扉”!习近平曾经多次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那一场举国之殇。他说,我要看看刘公岛,看看我们甲午海战之殇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现在又是一次大变革之际,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,我们各就各位,作出自己的努力,作出自己的历史贡献。历史一次次证明,不能制海,必为海制。背海而衰,向海则兴。
梁启超说“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,实自甲午一役始也”。是啊,我们伟大的祖国承受了近代百年史所未有之屈辱和罹难,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境地,是无数先烈、民族英雄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国捐躯,奋起抗争,才有了我们来之不易的现在的国泰民安、幸福生活。今天的我们,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,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。
刘公岛不只是个岛,是民族之殇所在。
“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是有人负重前行!”乘船离岛,回首望向刘公岛,像只浮在海面的大龟,气定神闲,如今的这片海如此的静谧,埋藏了千年的故事,历史将永远被铭记于心。